×
NEWS CENTER

新闻中心

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分不清?数据安全为何重要?

时间:2022-09-11 09:53:36 次数:2345

9月5日-9月11日
为第九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

网络安全的含义

从狭义来说,网络安全指网络系统的硬件、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,不会因为偶然或恶意原因遭到破坏、更改、泄露,系统连续可靠地运行,网络服务不中断,保障网络信息的存储安全,以及信息的产生、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。

从广义来说,凡是涉及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、完整性、可用性、真实性、可控性的技术和理论,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。

所以广义的网络安全还包括设备的物理安全性,如场地环境保护、防火、防静电、防水防潮、电源保护等。

数据安全的含义

1、数据本身的安全。主要是采用现代密码算法对数据进行主动保护,如数据保密、数据完整性、双向强身份认证等。

2、数据防护的安全。主要是采用现代信息存储手段对数据进行主动保护,如通过磁盘阵列、数据备份、异地容灾等手段保证数据安全。

网络安全偏向于“动态”安全,即信息系统和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安全;而数据安全侧重于“静态”的数据自身安全状态。在数据完整生命周期保护的角度,两者既有交集,又有各自的偏重。

数据安全的重要性

近年来,国家对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。2020年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《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》,将数据与土地、劳动力、资本、技术并列为生产要素。2021年,《数据安全法》正式实施,维护我国的数据主权。

《数据安全法》重点要点梳理

1、数据:任何以电子或其他方式对信息的记录。

2、保护要求:采取必要措施,对数据进行有效保护与合法利用,并持续保持其安全能力。

3、关键行业:工业、电信、交通、金融、自然资源、卫生健康、教育、科技等主要行业,要落地数据保护行业规范。

4、风险评估:建立集中统一、高效权威的数据安全风险评估、风险报告、信息共享、监测预警机制。

5、应急处置:建立数据安全应急处置机制。

6、分类分级: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,对数据实行分类分级保护,并确定重要数据目录,加强对重要数据的保护。

7、安全审查:建立数据安全审查制度。

8、出口管制:对属于管制物项的数据依法实施出口管制,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国家或地区对等采取措施。

9、数据收集:任何组织、个人收集数据,必须采取合法、正当的方式,不得窃取或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数据。

10、向境外提供重要数据的:责令改正,给予警告,可以并处10万至100万元罚款,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给予1万至10万元罚款。情节严重的,给予100万至1000万元罚款,责令停业整顿、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营业执照,对负责人给予10万至100万元罚款。

11、不履行规定保护义务:责令改正和警告,给予单位5万至50万元罚款,给予责任人1万至10万元罚款。拒不改正或造成大量数据泄露等严重后果的,给予单位50万至200万元罚款,最高责令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营业执照,给予负责人5万至20万元罚款。

巨龙信息

大数据工程解决方案

1、满足多源异构的数据接入需求 ,实现全域数据接入。

2、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处理流程 ,为大数据的融合建库提供支撑。

3、满足全程掌控的数据治理需求 ,为大数据监测管理提供支撑。

4、建设多源集成、融合建库的数据组织模式 ,构建逻辑一体的大数据资源池。

5、分类建设多渠道 、多维度的数据服务模式 ,为大数据的交换共享提供支撑。

6、帮助用户更好地掌握数据资产情况 、数据质 量情况 、数据知识化及数据服务情况。

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
分享到